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物質與文化瑰寶,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為我國中醫藥產業指明新方向。6月29日,平安銀行聯合平安證券在北京成功舉辦“共話國粹·傳承煥新”——2023年平安中醫藥前沿發展論壇。參與此次論壇的有平安好醫生、平安津村等兄弟公司,國家藥典委員會、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等監管和科研機構,九芝堂、以嶺藥業、東阿阿膠等40余家知名中藥企業,人保資本、天士力資本等投資機構。共計百余人親臨現場,精準把脈我國中醫藥產業宏觀趨勢,深入挖掘產融一體化合作契機。
中醫藥歷史源遠流長
平安三大優勢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活動開場,平安銀行副行長兼北京分行行長鞠維萍先生代表主辦方致辭。鞠維萍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健康事業,作為我國醫療健康體系的中堅力量,中醫藥也被賦予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歷史使命。
中國平安作為金融創新的引領著,基于“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戰略與資源優勢,行業銀行獨特機制所帶來的行業研判與產融結合優勢,以及“以客戶為中心”的痛點挖掘和服務創新優勢,積極探索賦能中醫藥產業的新模式。

“政策+技術”合力
構筑中醫藥全方位質量管理體系
國家藥典委員會業務管理處處長宋宗華女士與參會嘉賓們分享了最新的中藥質量監管政策動態。除了詳細梳理醫藥行業重點法律法規外,還以當前熱門的中藥配方顆粒為例,從監管制定者視角全面解析了涵蓋標準研究、技術要求、過程溯源以及風險管理的全方位中藥配方顆粒質量管理體系。

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副院長趙靜女士講解了中醫藥的政策與創新發展。2016年首部中醫藥法的頒布,極大地激發了中醫藥產業活力,推動科研機構論文數等關鍵指標顯著提升。深圳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院在生物技術研發的基礎上突出中醫藥特色,助力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并舉。

平安津村中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玉德先生向大家介紹了日本漢方藥1500多年的發展歷程與市場現狀。津村作為漢方藥龍頭,獨創津村GACP生藥質量管理體系,完成耕地、田間管理、采收、加工、倉儲、物流全流程覆蓋,進而對生藥的品質穩定性和安全性進行科學把控。

金融視角深度觀察
挖掘中醫藥產融一體合作機遇
平安證券研究所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葉寅先生對當前中藥行業投資機會進行了全面解析。葉寅表示,經歷8年深度調整,今年中醫藥板塊從底部回升,政策支持是行業景氣度提升的核心因素。未來建議重點關注中特估、中醫藥創新以及品牌OTC三大主線。

平安銀行醫療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事業部負責人李茜女士作《乘勢而上,平安助力中醫藥產業煥新升級》主題演講,從政策助推、產業升級和企業創新三大觀察出發,挖掘中醫藥產業新趨勢與新動能,并就平安助力中醫藥產業升級的各項產品與服務向與會嘉賓進行了整體介紹。

產業資深大咖齊聚
共話中醫藥發展與創新的變革之路
圓桌論壇環節,貴州百靈、珍寶島、佛慈制藥、亳州市中藥飲片行業協會、以嶺研究院,以“共話中醫藥發展與創新”為題,針對中醫藥企業創新轉型、產業標準化實現路徑、政策紅利精準把握和產品全球化之路等熱門話題進行了觀點交鋒,碰撞出產業升級的靈感火花。

下午的上市公司與投資人見面會環節,20多家中藥上市企業與二級市場投資機構就資本市場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充分溝通與深入交流。
2023年平安中醫藥前沿發展論壇的成功舉辦既彰顯了平安在醫療健康生態的品牌效應,也是銀證聯合服務于中醫藥產業的一個縮影。中國平安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金融及醫療健康服務供應商,長期以來在融資、數字化和渠道全方位支持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在融資方面,通過股權投資、供應鏈金融、項目融資和并購融資等,為企業提供“源頭活水”;在數字化方面,數字財資、數字口袋和資產池三大平臺合力促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在渠道方面,依托平安好醫生、私行公益活動以及產險溯源保障不斷拓寬中醫藥銷售渠道與品牌影響力。
未來,中國平安將立足于我國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潮頭浪尖,凝聚金融與產業合力,協力構建共生、共榮、共促進的中醫藥產融生態,推動我國中醫藥產業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本文資訊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或采購等決策建議(承兌)。